牙齿易过早缺失的五类人

发表于:2022-10-06   来源:中家医口腔     浏览:   
牙齿缺失是牙齿的常见疾病之一。牙齿缺失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外在美观,使人变老,还会损害身体的健康。一般而言,人进入老年才容易出现牙齿缺失的现象,不过有一些人也会过早的出现牙齿缺失的现象,这些人是属于哪些人群呢?下面看看!>>点击咨询
 
1、磨牙症患者
 
有些人在睡眠时有习惯性磨牙或白天无意识地磨牙习惯,称为磨牙症。情绪紧张是磨牙症最常见的发病因素。惧怕、愤怒、抵触以及其他各种情绪不能得以及时发泄时,这些情绪便被隐藏在潜意识中,但能周期性地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,磨牙症就是这种表现万式之一。
 
长期磨牙,会导致牙冠变短,严重者可出现牙本质过敏症、牙髓病、根尖周病以及牙齿折裂等。由于牙周组织在磨牙过程中蒙受异常的咬合力,常引起牙周组织的创伤而出现牙齿松动。磨牙症患者要善于在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中调节自己的心情,学会放松自己,不要过分压抑。
 
2、易得龋病的人
 
龋病是威胁口腔牙齿健康、导致牙齿过早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。龋病的发生与食物密切相关,尤其是食物中的蔗糖。碳水化合物是细菌代谢的必需物质,在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过程中,不仅为细菌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营养,而且其代谢的酸性物质还可造成牙齿破坏。
 
经常吃糖分含量比较高的食物,尤其睡觉前,非常不利于口腔卫生。儿童龋病的发生率比较高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儿童喜欢吃糖,而且许多儿童没有睡觉前刷牙的习惯,加之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差,刷牙质量不高。
 
3、牙周病高危人群
 
牙周病是人类较常见的一种疾病,患病早期一般无症状,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,当出现疼痛或影响咀嚼功能时,病情往往己较严重,不仅治疗困难,而且很难修复至原来的健康水平,往往最终只有将患牙拔除。牙周病的病因很多,主要是局部的牙菌斑。
 
牙结石、食物软垢等因素长期刺激,引起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,并导致牙槽骨吸收、牙龋退缩,进而牙齿松动、脱落。牙周病的预防主要是消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提高自身的抵抗力。
 
4、长期在酸性环境下工作的人群
 
酸雾或酸酥作用于牙齿而造成的牙齿硬组织损害称为酸蚀症,是制酸工人和常接触酸制剂人员的一种职业病。引起该病的酸主要是无机酸,如盐酸、硝酸等。
 
其中盐酸的危害是比较大的,因为盐酸的沸点低,容易挥发。酸蚀症多发生在前牙唇面,早期表现为自切缘向唇面形成刀削状的光滑斜面,晚期变薄,受力易折断。
 
5、身体衰弱、久病或经过某些特殊治疗的人
 
这类人群(如放射性照射等)的特点是自身抵抗力很差,口腔内的有害细菌较活跃,常引起急性龋坏,而且累及的牙齿数目较多,可在短期内导致大部分牙齿龋坏以至缺失。因此,这类人应特别注意口腔卫生,坚持饭后刷牙。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头面部放疗的人,应在接受放疗前做详细的口腔检查,对患牙做彻底的治疗。
 
温馨提醒:对于个人口腔健康问题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直接点击>>在线咨询<<,具体详情可咨询热线:400-888-6991中家医家庭医生口腔将竭诚为您服务。